時至清明,掃墓祭祀活動不斷增多,而燒紙、焚香等傳統祭祀活動極易引發森林火災,為保護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資源,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武安市、活水鄉、文廣旅局等領導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多次親臨現場檢查指導森林防火工作;古武當山景區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多措并舉扎實做好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4月4日武安市委魏書記親自帶領市鄉領導深入古武當山景區檢查指導森林防火工作
4月4日邯鄲市森林防火督察組領導親臨古武當山景區督查森林防火工作

4月4日武安市文廣旅局王書記和劉局長親臨古武當山景區檢查指導森林防火工作
在武安市、活水鄉黨委政府和文廣旅局等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古武當山景區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把景區分成八個網格,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中有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景區全覆蓋網,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網格化實施方案。按照“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將森林防火責任細化分解到各相關負責人。建立以總指揮、網格長、網格員為主的三級網絡。形成以景區總經理肖繼洪為總指揮,景區主要領導為網格長,基層員工為網格員的責任體系。每個網格確定負責人和責任區,標清邊界,建立檔案,制定責任制度,實現“山有人巡、路有人守、煙有人查、火有人撲、責有人擔”的工作目標,形成橫向銜接、縱向貫通的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化工作格局,確保萬無一失。
人防物防技防,做到森林防火全覆蓋無死角。
1.為了保障防火工作順利開展,古武當山景區召開了清明節森林防火工作部署會
2.組建專業撲火隊伍
選派了5名年輕的身強體壯的男員工參加市、鄉消防安全培訓,并選派30名男員工組建景區專業撲火隊,由這5名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對撲火隊員進行二級培訓。與活水鄉其他各村、企業形成聯動,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3.建立重點崗位重點防范機制。
設置了二道崗、索道站、太子坡、摩天仙橋等五處防火檢查站和索道上站、摘星亭、摩天仙橋、金頂等四處了望哨;在一道崗、二道崗、索道站、太子坡、摩天仙橋、瞭望臺等處安排人員專守,對進山人員和車輛采取進山登記,收繳火種等管理辦法,對所有路口都做到責任到人,嚴防死守,確保不出問題;實行網格化管理,對重點部位實行定人、定崗、定責,嚴防死守,確保一處不漏,徹底消除火災隱患;加大巡查力度,組織專門人員加強巡邏,杜絕各種野外用火。在每個墳頭區域安排2名以上防火安全員,攜帶水壺、鐵鍬,嚴禁上墳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確保防火安全。
4.建立匯報機制
按照分片包保制度,落實責任區、責任人和工作職責,把森林防火責任層層落實到具體人員、具體線路,要求網格員將轄區情況每一小時上報給網格長、網格長兩小時上報一次給運營副總、運營副總半天一次上報給總經理。
(二)物防
古武當山景區自東山集團接手以來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加大森林防火的資金投入,按要求配齊配足各類防火設施設備,目前已投入安全生產資金200余萬元,重新購買了森林防火應急救援物資。主要應急救援物資如下:鏟子:200把;二號工具:800個;斧頭:5把;水壺:800個;風式滅火器:6臺;背負式滅火器:3臺;油鋸3臺;細化霧滅火器5臺;高壓水泵3臺;消防車3臺。除此之外,古武當山景區計劃投入安全生產資金2000余萬元,重新建設防火隔離帶、全景區覆蓋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及其他配套設施設備。
(三)技防
1.安裝了120多個監控探頭,建立了森林防火監控指揮中心,做到監控全覆蓋。
2.配備了對講機,發給網格長、了望崗、防火隊員,便于隨時聯系。
3.配備了三個夜視望遠鏡,便于觀察遠處火情。
古武當山景區強化文明祭祀宣傳,懸掛橫幅10余條、樹立防火警示牌50余個,在景區門崗發放防火明白紙,利用音響廣播不間斷播放森林防火知識,加強對上山祭祀人員及游客的宣傳教育,讓護林防火的有關規定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著力倡導文明祭祀,安全祭祀。